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5-02-25 07:13:34
中班教案集锦(7篇)

中班教案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感受弹簧的弹性,并探索弹性大小与受力的关系。

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材料准备:

乐百氏奶瓶、小纸杯、弹簧、毛根、各种装饰材料。

制作方法:

1、将弹簧固定在乐百氏奶瓶的下端。

2、用小纸杯做出头部(装饰上五官及头发),用毛根缠绕在瓶身上做手。

3、将头部粘在瓶身上,在弹簧偶身上做些装饰。

玩法一:

人手一个弹簧玩偶,向下挤压弹簧,听口令一起松手,看看谁的小玩偶弹得最高。

玩法二:

可设障碍,看看谁的小玩偶能跳过障碍,试一试怎样才能跳过障碍。)

杖偶:

小玩偶换装秀(适合中、大班)

游戏目标:

练习穿衣服的方法。

材料准备:

泡面碗、一次性塑料碗、吸管(有弯头的)、筷子、各种款式的服装、卡纸、亮片。

制作方法:

1、在泡面碗底部中间扎一个洞,插入吸管;然后将塑料碗粘在卡纸上,碗底装饰上五官做头部,并将筷子粘在头部后方卡纸上。

2、在纸杯两边靠底部处各扎一个洞,将吸管穿过洞中,弯头朝外做手。两边吸管留在纸杯里面的部分要固定在一起(用透明胶粘)。

3、进行"衣服"装饰。

玩法一:幼儿可根据角色的需要变换小动物的头部(只需选择需要的头部,将筷子插入吸管中即可)。

玩法二:幼儿可以为玩偶换上自己喜欢的、装饰好的"衣服",在换服装的时候可结合扣纽扣、摁摁扣、打结、粘子母扣等技能的练习。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泡茶,激发幼儿对花茶的兴趣,知道花也能泡茶。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各种花茶的名称。

3、感受粗浅的茶文化,尝试以茶代客。

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花茶若干,一次性透明杯若干,小勺若干,开水壶(茶桶)六只,各种花的字卡。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语言导入

玩了“老狼老狼几点了”这个游戏,累吗?(累)现在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休息、喝水)对啊!我也累了,看看,这里有水吗?(有,幼儿桌子上的茶杯里有白开水)喝吧,喝吧!

2、情感深入

哈哈,我可是第一次和你们做游戏哦,来为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成功干杯(幼儿在位子上举杯)(让幼儿发现我的茶里有东西,而且是有颜色的)想知道为什么?好,可以!

二、体验理解

1、认识可以用来泡茶的花

那你们先来看看,我的茶杯里有什么?(幼儿观察后回答——花)真棒!

找找啊,花在哪儿啊?对。在你们的桌子上,认识吗?哦,不认识,那怎么办啊?(幼儿想办法认识)这样吧,我们请今天来的客人老师告诉我们,你拿好你想知道名字的花的名字卡,找客人老师问,它叫什么名字,喝了之后对我们有什么作用?知道后可要记住哦,把它告诉你周围的好朋友,这样不就都认识了吗?(幼儿开始行动,并要求幼儿认识后将字卡放回原处。)

2、了解粗浅的`茶文化

来吧,把你认识的花名告诉大家吧!(要求说话完整)告诉你们哦,我们中国,是茶的故乡,就象常州是我们的故乡一样,所以呢,这个泡茶啊,可有讲究了,让我先来泡一杯茶吧!(

教师示范,并用语言讲解步骤)

3、尝试自己动手泡茶

幼儿自己泡茶,并说说自己泡的茶:什么名字?什么颜色?味道如何?

听清楚要求和值得注意的事项

茶叶不能放很多

水只能倒半杯

当心开水烫,注意次序

细心观察,相互交流

三、内化迁移

1、请朋友或客人喝茶,考虑一下该如何敬茶?为什么要用双手?表示什么?

2、创意泡茶:多种花放在一起,或者和其他食物放在一起,想象一下可以放那些食物?(水果、冰糖、干果等)。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设计这节《生气娃娃》,近期我观察并分析了我班幼儿的现状,中班孩子孩子年龄小,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喜怒形于色,本节活动就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平时生气时自己随自己的情绪而做出身体的变化反映,了解生气时候的气鼓鼓的样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黏贴、彩笔添画的方法画出娃娃的五官。

2、利用一些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玩具,感知事物的多样性。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提前请家长辅助收集干净的方便面桶、吸管、塑料袋。并且有过粘贴的经验。

2、教师准备:轻音乐、彩笔、剪刀、固体胶、胶带、卡纸。已经完成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用黏贴、彩笔添画的方法画出娃娃的五官。

难点:能将塑料袋口粘贴在吸管上,并完成“气鼓鼓肚皮”的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小朋友们,你们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会跺脚、扭头、手叉腰、肚子气鼓鼓的)。

2、请幼儿模仿自己生气时候的样子。(加深对生气时肚子气鼓鼓的样子的了解)

二、讨论制作环节:

1、教师出示已做好的生气娃娃,并示范玩法,引起幼儿参与制作的兴趣。

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这么好玩的“生气娃娃”呢?(幼儿:想!)

2、教师:好,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生气娃娃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1)首先,我们要看看制作这个生气娃娃都用什么材料:

①娃娃的头,是用我们的手工DIY底纸。

②娃娃的身体,是用两个方便面桶做成的。

③娃娃气鼓鼓的肚皮是用塑料袋做的,肚皮鼓鼓的样子是利用吸管吹起来的。

④娃娃的肚脐眼是用卡纸做好的,并拿比画好脐眼。

……此处隐藏764个字……动准备

1、拱形门3个,呈曲线形放在草地上。

2、幼儿排队活动的相关图片和轻松欢快的背景音乐。

3、水彩笔和绘画纸人手一份。

4、摄像机一部。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游戏《钻山洞》,激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自由玩《钻山洞》游戏,体验无秩序可能带来的危险。

2、教师介绍游戏场地并告知游戏规则:这里有三个山洞,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钻,看谁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个山洞,不能漏掉任何一个山洞。

3、幼儿在自由的玩《钻山洞》游戏,教师拍摄记录幼儿在活动的拥挤、无序、碰撞、掉鞋等行为。

二、教师播放拍摄录像,引导幼儿分析、讨论、总结快速和安全钻过山洞的办法。

1、师:"孩子们,看了老师刚才拍的录像以后,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山洞呢?"2、教师小结:钻山洞时,大家要从同一个山洞出发,拍好队,一个跟着一个,不推不挤不掉队,这样做就能又快、又安全的钻过每个山洞了。

三、教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请幼儿再玩《钻山洞》游戏,丰富经验。

1、幼儿自由游戏,教师及时鼓励幼儿排好队、守秩序的行为。

2、师:"孩子们,刚才玩那边《钻山洞》有什么感觉啊?为什么呢?"教师帮助孩子梳理过程,丰富经验。

3、教师小结:当很多人一起做同样的`事情时,只要大家排好队、守秩序,就会很快、很安全、很开心地把事情做好。

四、教师逐一播放幼儿排队活动的相关图片,迁移、拓展幼儿的经验。

1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啊?大家是怎么做的啊?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大家排队、有秩序地做事?

教师小结:孩子们,我们和爸爸妈妈在商场缴费、车站上车、游乐场玩大型玩具时,都需要大家排好队、有秩序的进行。

五、请幼儿为需要排队的地方设计一个排队标志,提醒大家共同遵守。

活动延伸

将幼儿设计的标志张贴在活动室相应的位置,如把“排队洗手”的标志张贴在盥洗区墙面上;把“排队取水”的标志张贴在口杯橱上。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用画、剪和等方式装饰纸盘。

2、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装饰设计。

3、合理运用材料,保持作品的整洁干净。

活动准备:

1、纸盘画范例若干。

2、纸盘、各色圆形纸、长条形纸、剪刀、油画棒、浆糊。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欣赏范例上的纸盘作品,发现制作的方法。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幼儿欣赏。

师:书上的盘子漂亮吗?盘子上有些什么漂亮的花纹?(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回答。)

师: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有的用油泥贴出来的,有画的、有剪贴的还有撕成碎纸来贴成画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制作方法。)

师小结:这些盘子上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有小动物、娃娃的、还有植物的;我们还看到有的是用油泥贴画的,有的是画出来的,还有的是剪贴和撕贴的方法制作成的。

2、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纸盘,幼儿欣赏。

师:朱老师也给小朋友制作了一些纸盘,请小朋友看看朱老师制作的纸盘是怎么制作的呢?

二、教师启发幼儿讨论制作的方法。

师:你最喜欢什么纹样的盘子?(幼儿讲述自己喜欢的'纹样。)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进行制作?(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进行讲述。)

师:今天朱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纸盘和一盒蜡笔,那我们是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制作的呀?(引导幼儿说出:画出来的。)

师:那你想给自己的纸盘装扮上怎样美丽的纹样呢?

师: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再动笔开始画噢!

三、引导幼儿自由制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1、教师交待注意事项。

师:请小朋友先想好了做什么样子的盘子,怎么做?再开始动笔给我们的纸盘画上漂亮的花纹噢!

师:请蜡笔宝宝出来帮忙之后,要什么颜色拿什么颜色,用完再放回去。

2、幼儿进行制作,教师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指导幼儿说出自己想制作什么样子的盘子,给没有想好的幼儿建议,引导幼儿运用各种色彩为我们的纸盘添上漂亮的花纹。

四、结束活动。

1、评价幼儿的作品,表扬作画习惯好的幼儿。指出幼儿作品的不足与值得幼儿学习的地方。

2、师小结:这一次我们是用画笔来装扮纸盘,那小朋友回到家后可以运用不同的制作材料来制作,像书本上的一样,可以用不同的材料来装扮纸盘,制作好了的可以带来幼儿园给小朋友和老师欣赏,好吗?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家长来园助教,为幼儿展示包粽子制作香袋等手艺和幼儿一同欢度端午节。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节日活动。

活动准备:中秋节介绍视频 粽叶 米 手工纸 竹竿等。

活动过程:

一、 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观看有关端午节节日介绍的视频,介绍中秋节的由来。

1、 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 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二、有趣的粽子

家长展示包粽子的手艺,小朋友一起参与包粽子的游戏。

1、 感受爸爸妈妈手的灵巧。

2、 在探索中学习叠制锥体技能。

三、折纸船

全体中班小朋友一起折纸船

1、复习折纸船的方法,把自己的小船放入小河中以表对屈原的缅怀。

四、赛龙舟

五个班级小朋友各自组队参加赛龙舟游戏。

1、 在参加赛龙舟的游戏中体验过节的快乐。

活动效果:

这次的`家长助教活动,带给了幼儿一种别样的感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索和学习的欲望,孩子充满了激情;家长助教活动,是我们创设家园信息与经验交流的窗口,大大提高了幼儿教师、家长及幼儿三者互动的效率;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我们的活动,不仅挖掘了各行各业家长的优势资源,丰富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内容,而且为幼儿提供一个从另一角度认识爸爸妈妈的机会,培养他们尊重、热爱父母的情感。

家长们通过这一活动感慨也很深,她们觉得让他们这样走进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了孩子们在园的一些情况。同时他们觉得这些中国的节日进行一些有特色的庆祝活动,是很有必要的,让孩子也了解了自己的国家。她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第一次组织这么大的活动,在活动的连接方面有待改善,分工中还要更明确一点。每个环节每位老师的站位,应做些什么工作都要分配好,这样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中班教案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