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

时间:2025-02-18 09:32:28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1

张威,辽宁法库人,1985年11月出生,20xx年考入甘肃政法学院公安分院侦查学本科六班就读,20xx年12月入党,20xx年大学毕业。现如今,他已经是一名优秀的歼-11B飞行员。现任空军航空兵某旅一大队副大队长,少校军衔,一级飞行员。

20xx年7月,24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从甘肃政法学院侦查学专业毕业,面对到地方当警察和参加招飞选择与诱惑时,雄鹰不甘宇下,我必翱翔蓝天,张威毅然穿上军装,踌躇满志地步入空军航空大学基础训练基地,踏上了寻梦蓝天的征程,终于圆了儿时的梦。

飞行员千里挑一至高无上,要经历至少5轮的淘汰才能驾驶真正的战斗机,要经历层层理论、身体素质的选拔、淘汰......只有尖子中的尖子才能被选拔到“先锋飞行大队”。

张威用一脉相承的英雄热血,接力续写着蓝天上的传奇,从20xx年底起,张威连续4年在外执行5个月以上任务。

他常说:“于国尽忠甘于奉献,无怨无悔;于家未尽孝道心系家人,常怀惭愧;于兵尽职精武尚德,敢打必胜;于男人尽责心怀天下,志存高远!”

“祖国用第一为我们命名,我们用第一来回报祖国。”这是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一大队新一代飞行员们的誓言。

这个飞行大队是新中国首支组建、首支参战、首获战功的英雄飞行大队。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首任大队长李汉首创空战胜利,勇争第一的.“王牌”基因从此融入团队。

68年来,这个部队南征北战,执行100多项重大任务,先后击落击伤敌机16架,创下20多个“首次”,被空军授予“先锋飞行大队”荣誉称号。20xx年,新一代空中先锋被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单位”。

不是岁月静好,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每一次的起飞都可能是永别,张威战斗的地方在万丈云霄,他从战火中走来无所畏惧,他用青春和热血谱写了胜利的航迹。他和许多优秀校友一样,始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崇法致公笃学善行”的政法精神。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2

每个星期一的早晨,我们都会迎来一个庄严而神圣的时刻——升旗仪式。伴随着初升的朝阳,国旗在雄壮嘹亮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在风中飘扬的不仅仅是一面简单的五星红旗,它代表着全体中国人的自尊与爱意,骄傲与自豪;它诠释着每一个中国人保卫祖国的决心;它蕴含着每一个中国人对祖国深切的爱意。

我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所以我从一点一滴做起:爱学习使我视野开阔,情趣高雅,也使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真谛,乐在其中;多亲近自然,使我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贴近生活,观察身边的一点一滴,向优秀的人学习使我自己也变得优秀,使自己变得强大,今后才可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热爱祖国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而是要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体现出来。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医生救死扶伤,老师教书育人,战士保家卫国……不是说只有这样才能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可以体现出来。

爱学习,爱劳动,勤劳者的家园永远是美好的。我们应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比如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收拾好自己的房间,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到社区去做义务劳动等等。这些小事不仅能够造福他人,而且能够提升自我,让我们在劳动中获得成长,从而也会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明白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不应该坐享其成,挥霍浪费,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祖国和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

在做好身边的小事的同时,作为未来祖国接班人的我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向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首先我们要热爱学习,在学校里,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优异了不能骄傲,因为还有很多东西仍需要我们去虚心学习;如果成绩还不够好,也不要灰心,更要继续努力。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付出努力,成功的甜果终会属于勤劳耕耘的人!

我们热爱祖国,必须锻炼身体、刻苦学习,拥有丰富的学识,强健的体魄,让富国、强国的理想屹立在我们心中。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祖国美好的未来等待着我们去书写!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3

在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后,内心感触颇深。

今年《开学第一课》将主题定为“强国复兴有我”,旨在让当代青年积极投身于个人品德修养、祖国未来建设、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儒藏》、《中国历史绘画大系》让我们领略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同时科技和农技的发展又让人不禁惊叹于中国发展速度,节目从多方面、多主题带领我们读懂中华历史,感知中华文明。

在王博教授的带领下,我嗅到历史典籍的.芳香;在金晓明博士的带领下,我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在飞行员陶伟、张威的带领下,我体会到了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精神。

我相信再此之后,当代青年将更加努力学习,探寻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成为国之栋梁,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4

9月1日,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开播。

《开学第一课》节目自上线以来,一直通过带观众们温习励志故事,培养受众的爱国情怀,积聚成长能量。

而2023年度《开学第一课》更是格局极大:从汇聚文明瑰宝的国家版本馆到记录人民空军奋斗史的航博馆,从“双世遗”武夷山国家公园到江苏镇江现代化农场,从位于世界屋脊的“拉索”到浩瀚宇宙的中国空间站……以实地探访、全国各地接力的方式,带领我们畅游于传统文化、文明探源、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国防教育、科技创新等多领域海洋之中,真实了解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在节目中,我触摸到历史变迁、时代发展,更了解到历史洪流中许许多多的`祖国青年用一生的捍卫与守护,铸就了今日的祖国荣光、文化地基。至此,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们才有更多机会继续谈个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以国家版本馆为例,中国历朝历代都把版本保藏传承放在重要位置,从周朝的守藏室、秦朝的石室,到汉代的天禄阁、唐代的弘文馆,再到宋代的崇文院、明代的文渊阁、清代的四库七阁,专藏机构绵亘千年。中国国家版本馆建设,构筑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就是着眼于中华版本资源的永久安全保藏,让文化典籍‘藏之名山、传之后世’。这对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厚植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大意义。

多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树立三观、蓄积力量的重要途径。而书籍的保存、传承、版本研究,在其中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了解 ……此处隐藏3146个字……馆、辽宁博物馆藏品卷,第四卷是台北故宫藏品卷,后三卷是中国其他文化机构、欧美和日本藏品卷。据担任《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副主编的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金晓明回忆:“早在20xx年,前三卷和后三卷都出版了,唯有最中间的第四卷始终未能出版。”

宋画中很多是绢画,质地脆弱,每展示一次都有可能受到损伤,因此,很多馆藏机构都不肯将藏品轻易示人。据金晓明介绍,为了《宋画全集》的照片采集工作,团队与台北故宫的沟通旷日持久、几番起伏。直到20xx年《宋画全集》台北故宫藏品卷才终于出版,《溪山行旅图》《万壑松风图》等名作从此得以呈现给世人。

17年来,从《宋画全集》扩展到《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和《先秦汉唐画全集》,珍品由“画”入“书”、由“书”到“展”,经历了创造性的转化。到今年,“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即将结项,共出版了5集60卷226册,收录了来自海内外263家文博机构的12405件套中国绘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12

宇宙线携带着宇宙起源、天体演化、太阳活动及地球空间环境等重要科学信息,研究宇宙线及其起源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宇宙线自110年前发现研究至今,仍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尚未形成一个“标准模型”完整地描述其起源、加速及星际空间传播的机制,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也被国际物理学界列为“新世纪11个科学问题”之一。

对于由实验主导的宇宙线研究领域来说,需要新一代的探测器以前所未有的灵敏度来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各国纷纷提出下一代伽马天文观测大科学装置计划:欧洲国家提出建造100多台切伦科夫望远镜组成的阵列(CTA)计划;美国选择了一条通过升级改造实现适度提升灵敏度的高海拔水切伦科夫探测器(HAWC)计划;中国则提出建设“拉索”的计划,正式参与这场全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发现比拼。

作为中国自主提出并设计、建造的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和宇宙线探测装置,“拉索”以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高能辐射、天体演化以及暗物质分布等基础科学研究为核心目标,它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构成的1平方公里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阵列、7.8万平方米的`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18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等三大阵列组成,采用4种探测技术,可全方位、多变量地测量来自于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

至于“拉索”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可以概括为在三个方向上达到世界,也就是创造出三项“世界之最”: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意味着能看到最多的可能性和开展最精细的研究;世界上灵敏度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可对宇宙进行“普查”,找到更多的“源”;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可对到达地球的宇宙线及粒子,做精细的区分并进行最宽广能谱的测量,从而对宇宙线相关问题进行非常充分的研究。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13

在收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深的感受是中国举世瞩目的新变化离不开历代英雄们对中国默默的奉献,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从王博教授从汤一介先生认识到对中国文脉的`守护,跟随金晓明副主编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伴着考古家高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但众多嘉宾中我印象深的是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飞行员陶伟和首驾歼—xx的志愿军张威,他们让我感受到解放军战士不畏牺牲,保家卫国的无私,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看完开学第一课,不仅可以重拾热情,还可以坚定目标,身为一名准大学生,我要以两位飞行员为榜样,坚持不懈保持初心,努力实现自己目标,服务社会,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14

逍遥的假期已结束,开学的钟声已经敲响,即使阴雨蒙蒙,天气将冷,也抑制不住我对新学期的期待和向往。

我迈着轻盈的步伐,怀着既高兴又忐忑的心情,踏进了学校东区的大门。高兴,是因为马上就要见到亲爱的老师们和同学们;忐忑,是因为我今天要带领全校学生宣读誓词。一阵凉风吹来,我感觉心旷神怡,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实验小学,我将扑向你的怀抱。我直奔操场,那里是新学期我登上的第一个舞台。

所有设备调制好后,同学们像军人一样笔直地站立于绿茵茵的操场上,眼神中充满了对新学期的向往。老师们微笑地站在一旁,还是那样和蔼可亲,对同学们的状态十分满意。雨,也善解人意地停了,风儿和云儿静静地欣赏我们对新学期的汇报。随着主持人的登台,我的心像被绳子束缚住了一样,越来越紧,越来越紧。已经很熟悉的誓词也调皮的和我玩起了游戏,让我感觉顺不下来。我深呼了一口气,重新整理了自己一番,暗自给自己加油鼓劲,终于通顺了,我才松了一口气。献词的四位代表结束后,我整了整校服,登上了平台。“请全体同学,举起右手,放在耳边,跟我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词随风飘荡到上空。同学们也跟随着我信心百倍地表达自己心中的力量,积极向上的`状态鼓励着我,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心情也久久不能平静,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新学期,面对新的挑战,我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尽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拼搏奋斗!请祖国母亲放心,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15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我何其幸生于你怀,承一脉血流淌……”看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我想,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又恰逢盛世。

曾几何时,我对爱国懵懵懂懂,当我经历了三年疫情之后。再一次打开历史史册,才发现到处都是——爱国才会强国。

锦绣万里河山,我们在战斗!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怎样让绿水青山旁的人民也拥有金山银山,让家家户户都过上小康生活,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习的机会。

我想,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秦玥飞代表年轻一代给出了回答。他放弃国外的高薪职位,回国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黑土麦田。他乐在其中,无怨无悔,让村子脱贫摘帽的同时也激励了更多年轻人返乡创业。

广西百色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担心村里的抗洪工作,连夜冒暴雨回村,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职。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扎根在农村的土地上?因为他们记得自己的根,因为他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建设科技强国,我们在战斗!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现代国力的比拼,实际上是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比拼。“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国家的命运。”石墨烯超导重大发现者曹原,这个腼腆朴素的大男孩,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在中国科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航天员挥动国旗太空漫步的时候,你们是否欣喜自豪,是否会心一笑,心中油然升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呢?是不是也会热泪盈眶地想起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响彻云霄的“中华民族从此站起来了”的'呼喊声呢?

在强国复兴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见证者和推动者。只有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携手前行,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和复兴而奋斗!

《开学第一课“强国复兴有我”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